博乐体育文史博览│ 探析平武的湖广后裔
“弯起手臂,有条印记?那你的祖籍就在湖广。”平武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平武人认为,这个印记就是祖辈在“湖广填四川”时被绳索捆绑留下的。川鄂自古一家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特推送《探析平武的湖广后裔》一文,以此表达对湖北人民连根共树的深切惦念,寄托万里比邻的深厚情谊。祝愿湖北等省早日战胜疫情,祝愿全县父老乡亲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湖广填四川”亦包括填平武。平武地处川陕甘边,地域辽阔,山大林莽,水源丰富,人口稀少。可垦的土地、荒坡、林地充裕,吸引大批移民、流民入境,开垦山坡林地,插占为业,以求生存。经查检现有部分资料,对照分析,初步了解到移民迁徙的梗概,略记如下。
湖广,指湖北、湖南,元代的湖广包括两广在内,明代把两广划出,但仍用旧名。今湖北省长江以北部分,元代属河南江北行省,明代属湖广布政使司,简称“湖广”。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广的北部,即今湖北。
元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的起义与元兵的波及今湖北大部分地区,战争激烈而残酷,迫使百姓纷纷外逃避祸。但元兵从北、南两路压来,下游的今安微、江西也是战场,只有西迁比较安全,所以大批逃民迁往四川。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率部西征,溯江而上,当年攻克重庆,次年攻下成都,占有今四川省大部分。他的部属也大多是湖北人,因而有很多湖北人随同迁往四川。由于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人迁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对当地的杀戮相当严重,加上明初在湖北大规模“垛军”(强征百姓为军户),甚至见人就抓,百姓继续逃往四川。明洪武四年(1371),明玉珍政权亡。朱元璋命诸将所率军队就地驻守,又有部分湖北籍兵士定居四川。按照明朝的制度,他们的家属都应随迁。明玉珍旧部被收编后,也都就地安置。由于当时四川人口稀少,不满百万人,明洪武年间曾多次组织移民迁入。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损耗殆尽。从清初开始,又有大批外来移民迁入四川,其中大部分也是来自湖广。清朝还制定出一整套移民开发四川的政策措施,继康、雍、乾三朝130余年的连续贯彻执行,才使四川人口得以全面恢复。
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从元末明初起,一直持续到清朝中期,可以说是一场历时400多年的移博乐体育动,迁出地和迁入地都如此集中,在中国移民史上也不多见。移民多是今湖北人,也有不少今湖南和江西人,还有其他省的流民、难民,全国各地先后有20个省的人口迁入四川。
四川人总言称:“根在湖广麻城孝感乡”或“湖北麻城孝感乡”。可是,清朝的湖北麻城县和今天的麻城市都已经没有孝感乡这个地名,加之“麻城孝感乡”的说法不见于正史记载,有些人认为历史上并没有孝感乡,是出于民间讹传。还有人认为“孝感乡”是指孝感县(今孝感市)。其他学者虽相信麻城孝感乡确有其地,却没有找到究竟在哪里。
1991年,有学者在湖北和四川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又仔细研究了有关史料和历史地理环境,终于发现孝感乡就是今天麻城市的邻县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原来,明初麻城县辖有四乡:太平、仙居、亭川、孝感。成化八年(1472)因户口减少,孝感乡并入仙居乡。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麻城县的太平、仙居二乡划入新设的黄安县,从此,原孝感乡就改属黄安县了。可以断定,黄安县(今红安县)的东南部即原孝感乡地。
四川这么多的湖广移民,怎么可能都源于麻城孝感乡这样一个小范围呢?清朝以来的地方志作者和学者早已提出疑问。经过近年的深入研究,结合移民史的普遍规律,作出了以下解释:
首先,起义军中有将领是麻城人,他们的部属中肯定会有很多麻城及附近一带的人。为了人众势强,或求得长官庇护,士兵或土民皆冒籍称麻城人。
其次,由于麻城处于鄂东北边缘,接近大别山,而孝感乡又在县城西北,更为偏僻,是难民避乱的场所,因而在元末有不少江西、安微、湖南等地流民迁入,其中大部分人又转迁四川。其后裔将两个迁出地合二为一,都称为湖广麻城人了。
其三,孝感乡应该是麻城一带移民的集合和出发地(有人说当时的移民要在孝感乡报到登记后才能起程),所以麻城一带的人又都说来自孝感乡。
其四,由于移民的绝大多数是没有文化的贫民,经过在战乱中的辗转迁徙,几代、十几代后的后裔已经模糊了祖籍的确切地点。众随大族,人随大流,都称自己是麻城孝感乡人。
其五,在战乱年代,人们很重视乡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迁博乐体育入地插占为业后,为求得老乡帮助或相互关照,都称是同乡人,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
《龙安府志》记:“惟我龙郡僻处边陲,介在氏羌……地则刀耕火耨,人半耐冷披毡,舟车不到,贾客罕闻。”这说明平武在古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且地僻人稀。《平武县志》记:“明末清初,始有大批汉族移入平武(民间有‘湖广填四川’之说),至清中叶以后,县境内涪江干流的县城、古城、南坝一带的河谷地区已逐步成为汉族的聚居区域。”
据上述史料推测,今平武涪江流域和平通河流域都有湖广移民后裔存在。平武民间有句俗语:平武大部分人都是“下坝仔”(意为山外迁入),迁入的移民又多是湖广人。
笔者老家住今响岩镇大田村草鞋沟,住此地已历五六代了,先祖言传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解放前夕,父辈两兄弟信迷信,常请神汉来家跳神治病,笔者亲见他们跪在神汉面前自报家门:“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迁来平武的同族人分三股落户响岩、南坝、石坎三处,在解放后族人之间还有往来。
2013年12月11日、12日、13日、16日,笔者特意访问了县级机关相识的平武籍退休干部17人博乐体育,其中,有12人不假思索地回答:“祖籍湖广麻城孝感”或“湖北麻城孝感乡”或“湖广麻城”。例如赵发模同志(县人大前副主任),他家三兄弟在迁徙时,卖掉房产铸造了三尊铜佛,铜佛背面铸有“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兄弟各持一尊铜佛迁入四川,一个落户江油老鹰岩,一个落户平武大坪,一个落户平武阔达。再例如杜登铭(县政协机关退休干部)、王佑余(县医药局前局长),他们是从先祖墓碑上得知祖籍是湖广麻城孝感乡。
查检史料:《龙安府志》,《平武县志》,翻印县志校补,1994年5月29日《绵阳日报》载《湖广填四川》,1997年5月9日《四川日报》载《根在麻城孝感乡——且说四川大移民的一个古老话题》。
作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