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体育:修邦大典前周总理途经看到毛朝气道:急促换掉
这位老人名叫周令钊,是我国艺术创作领域的泰斗,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城楼的毛正是出自他手。
开国大典对每个中华儿女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天,而悬挂在城楼的毛更是经过多轮修改,甚至惊动了周总理!
当时距离典礼的开始时间已经十分接近,忙碌了一整天的周总理到现场检查各项工作。
直到他无意间抬头看到由周令钊绘制的巨幅毛主席肖像画后,瞬间生气的对一旁的工作人员说:赶紧换掉!
那么,周总理究竟看到了什么,才会说出“赶紧换掉”这句话?围绕城楼上的毛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距离1949年开国大典不到20天的时候,年轻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周令钊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要他为毛主席画一幅巨大肖像。
而这个肖像将会在开国大典那天悬挂在城楼,受到四万万中国人民和无数海外人士的观瞻,这时周令钊刚满30岁。
一个如此庄重的任务,为何会找到这样一位年轻画家?这与周令钊之前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
周令钊1919年出生在湖南托田村,他的母亲是当地学校美术老师,在母亲的影响下周令钊从小对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因为社会动荡,周令钊的父母带着他们一家人迁往了长沙,周令钊之后考进了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在这里他看到了学校老师所画的马克思、列宁等人肖像,这对他有着很大启发。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满怀报国热情的周令钊参加了当地抗敌画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同日寇作斗争,唤醒人民心中的爱国之情。
之后周令钊又辗转多地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十多年的革命宣传之路为周令钊积累了大量经验,也让他的绘画技艺突飞猛进。
1948年在好友的推荐下,周令钊接到了徐悲鸿的聘书,邀请他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担任讲师。
周令钊对徐悲鸿的邀请表示了感谢,他说自己想从助教做起,做讲师自己的实力可能尚且不够,但是徐悲鸿表示已经考察过周令钊的技术,认为他有直接成为教师的能力。
周令钊的表现也证明了徐悲鸿眼光精准,周令钊来到学校后不久,北平城宣告和平解放,周令钊难以抑制自己激动地心情,带着手下学生写标语画宣传画,来迎接。
1949年4月,国共双方在六国饭店进行和平磋商,会前布置会场的任务也交给了周令钊,在这次布置会场之时,周令钊绘制了第一张毛。
在挑选绘画蓝本的时候,他一眼相中了吴印咸在延安时期为毛主席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毛主席头戴部队标志性八角帽。
面带微笑,周令钊通过自己手中画笔把相片等比例放大,背景也换成了喜庆的红色。
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很多高级领导人,他们看到这张照片之后赞不绝口,纷纷夸赞周令钊的技术。
因为这次绝佳的结果,半年之后的开国大典,当需要在城门放置毛主席肖像时,不少人纷纷想到了周令钊。
接到任务的时候,距离开国大典已经不足一个月,周令钊带着妻子立刻奔赴现场,进行创作。
而作为蓝本的照片还是周令钊在六国饭店选中的那一张,周令钊认为这张照片上主席面带微笑,与开国大典时人民欢喜心情也是十分的契合。
而摆在夫妻二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把一个几毫米长度的照片放大成几米,最后周令钊决定选用绘画中最为基础的打格法来进行操作。
夫妻两人从此就“定”在了巨幅画像之前,为了赶工每天自带干粮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因为画像实在太大,人眼近距离不能看到全貌。
为了创作不出岔子,周令钊只能不断从搭建的脚手架上面上上下下,走到远处观望,再小跑过去画上几笔,然后继续重复上面的过程。
当时夫妻两人分共十分明确,妻子陈若菊拿着颜料桶负责给绘画上色,周令钊则是负责绘画的人物细节,确保画像形象生动。
对于人物肖像画来说,重要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么如何表现出来毛主席传神的面貌,这也是周令钊每日苦苦思索的问题。
周令钊对于这项工作抱有很大的个人情感,他出生在动荡岁月,小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还举家搬迁,正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人民才有了安定的生活。
为毛主席画肖像,当这张照片悬挂在城楼上时,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新时代的开始。
周令钊经过反复思索,决定把绘画的重点放在了眼睛和嘴巴。画像中毛主席嘴角微微上扬,有一种微笑的感觉,表达了主席的开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而眼神目视前方,且视角稍微往上,当人民看起来会不由得产生一种跟随毛主席不断向前进的热烈情感。
在周令钊夫妇夜以继日的工作下,这幅巨像终于在同年9月30日顺利完成,并且周令钊还按照工作人员嘱咐在毛下方写了一行小字:为人民服务。
就在周令钊夫妇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却传来了画像需要修改的命令。原来当时北京市长听到画像完工之后,专门前来观瞻。
看到这幅巨像之后,对毛主席的神情赞不绝口,但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说毛主席衣领最上面的扣子是开着的,开着的扣子可能会体现毛主席平易近人的形象,但是开国大典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场合,扣子还是扣起来比较合适。
周令钊听到之后立刻开始着手修改,这种改动对于绘画来说算是大修,等到修改完毕已经是深夜,周令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刚刚躺下却又被人叫了起来。
原来周总理看过画像之后,认为下面的那行“为人民服务”小字不是很合适,这不符合毛主席本人谦逊的性格。
而且这行小字也不是很明显,当围观群众距离稍远只会看到画像最下方有一行黑乎乎的东西,影响观瞻效果,所以提出要把这行小字删去,改成一排扣子。
此时巨幅画像已经悬挂在城楼之上,撤下来修改已经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于是工作人员只能找来三个长梯子,用绳子捆绑结实之后,让周令钊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攀爬上去进行修改。
在这种环境下修改十分缓慢,一次仅能改画像的一小块,改完就需要把长梯向一旁移动,等到全部改完已经是金鸡唱晓,东方天色微微透亮。
周令钊也就没有再睡,而是回家简单洗漱一番,就同十万民众一同参加了这新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场庆典。
不过画像悬挂在城楼每日风吹日晒,迟早会褪色,所以画像也需要时常重绘,而新的重绘版本,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
自从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之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此覆灭,而也就失去了防卫功能和象征意义。
它静静地矗立在北京城中轴线中心数百年,见证过王朝的更迭和皇权的腐朽,也见证过军阀混战,称帝闹剧,同时也看到过有识之士在它面前呐喊,希望唤醒国民。
在被日占据期间,还曾被挂上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标语。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而蒋介石的画像也当仁不让的被挂上了城楼。
不过此时蒋介石画像所面对的仍然是一个残破的旧中国,在这片土地上人民依然受到压迫,外国列强横行肆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蒋介石的画像并没有在这个城楼上面停留太久,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迅速,1949年1月下旬,傅作义发布公告,宣布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进入北京城,在正式进驻之前,蒋介石的画像已经不知从何时悄然撤下。
在当年2月12日,庆祝北京城和平解放的欢庆会上,这座古老的城楼第一次出现了毛主席的画像,在毛主席肖像旁边还有朱德、等人的画像。
担任绘画任务的画家是董希文,他还创作了一副更广文人知的画作《开国大典》,当天数十万北京居民汇聚在广场,来欢庆这座古老的城市掀开了新的一页。
同年7月7日举行了纪念七七事变庆典,12年前的7月7日,在日军自导自演之下悍然发动了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中国人民遭受了数年苦难,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家。
在这一年的七七事变纪念庆典时,城楼也挂出来了新的毛,不过他身边的肖像仅仅剩下了朱德一人,这两幅画像的主笔人依然是董希文。
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城楼上的毛已经是第三版,新中国的第一个五一节时,为了庆典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毛主席的画像也决定进行更新,这时候主笔人已经从周令钊更换为了辛莽。
在接到重绘毛的任务之后,辛莽拿出了全部的精力去对待,他翻阅了无数历史资料,也查看了毛主席的数张照片,最后终于把一张无冠照作为了蓝本。
不过这张照片呈现出来之后,有不少人提出了意见,说这个画像上的毛主席只漏出来了一个耳朵,而且毛主席眼神斜着看向上方,显得有些“目无群众”,亲和力不够。
之后北京市领导前来参观,博乐体育也认为这幅画有些不好,于是辛莽又重新绘画了一张毛主席正面照,在这个照片上面毛主席目视前方,对于这幅画群众普遍反应不错。
这一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有关部门决定再次更新毛主席的画像,而这次画像也不再由画家自己选择。
而是把新华社公布的毛主席标准像作为临摹样本进行绘制,而这一次的主笔人依然是辛莽。
从1952年开始,为毛主笔的人变成了中央美院的张振仕和他的学生金石,两个人兢兢业业的工作了十一年时间。
后来因为张振仕本人工作实在繁忙,为毛主席绘像的任务交给了北京美术公司王国栋,王国栋在绘制画像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就是因为画像实在过于巨大,没有一整块的画布能够承接,只能由三块布拼接而成。
但是拼接之间难免会有缝隙,近看十分影响美感。后来就这个问题管理处专门求助了哈尔滨亚麻厂和天津地毯厂,在两家合作之下终于做出了足够宽的亚麻布,从而保证了肖像画的质量。
之后王国栋还遇到了毛容易进水的问题,当时毛的背面是五合板,每逢雨水天气五合板很容易浸水,这样就会让画像颜色改变,进而影响效果。
经过众人的摸索,最后用铝合金板替换掉了五合板,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遇到背部铝合金会直接顺流而下,对画布不会再造成影响。
1976年一代伟人溘然长逝,王国栋怀着悲痛的心情绘制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副毛,这幅画王国栋用了相当淡的色彩,给人一种无限的哀思。
王国栋封笔之后绘制毛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徒弟葛小光身上,他从1976年开始绘画后直至今天,也是为毛主席绘像最久的一个画家。
为了画好毛,葛小光下了苦功夫,他感觉仅凭借一两张照片很难画好毛主席,于是他找到了几十张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照片,并且从中精心挑选了十几张,然后随身携带,时不时打开看一看以供参考。
按照葛小光的理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通过细腻的画笔精心绘制毛主席的眼神,力求表现出毛主席深邃的思想和爱民胸襟,这也是无数画家所追求的神似。
直到今天无数来到城楼前观瞻的人,看到毛后都会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太像了。”
谈欣.周令钊夫妇开国大典前携手绘制画像[J].新湘评论,2009(10):45-46.
城楼上悬挂的毛为啥挂画像不挂照片[J].河北农业,1997(01):31.
作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