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体育:时尚贸易洞察|一部《繁花》半部中邦今世时尚史
上世纪90年代,作为首批沿海开放的城市——上海成为出口贸易的枢纽,以及国际经济、金融、航运、科技创业和服务业的中心,在《繁花》的镜头下呈现出这一城市本地性的变化,更还原了中国时尚现代化进程下的历史巨变。
从家庭作坊、甚至仿制品起步,到“三来一补”模式下成为“世界工厂”,再到品牌意识觉醒,草莽式做广告,比嗓门,叱咤江湖。面对时代浪潮和全球化、消费主义的冲击,在“繁花”这一增量时代下尝到甜头的中国时尚企业,如何调整自身步伐和经营意识,以适应“后繁花”时代下存量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通往未来的密码,往往隐藏在过去的经历所塑造的精神内核里。
2024开局第一热播剧《繁花》,与时尚产业最紧密相关。可谓是一部《繁花》,半部中国当代时尚史。
从丝绸、服装、纺织、针织、家纺“外贸五朵金花”到南京路上的梦特娇、雅诗兰黛,再到经历了经销之争又迎来了神秘营销的第一场商战“三羊牌”一夜爆红,甚至是后来服饰公司以社会效应打动体改办,拿到上市名额之后,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徘徊犹疑,这部现象级影剧的内里,浓缩了中国当代时尚产业早期经历过的所有风雨、转折和变革。
细品二三十年前的上海时尚史,其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面貌,让《繁花》注定只拍出了冰山一角,但也不仅限于一角。剧中的“范总”、“小宁波”代表着一群江浙企业家,他们肩负着一个工厂数百工人的命运,敬业认真,不服输。剧中唯一的国货品牌“三羊”毫无疑问是中国现存时尚品牌成长早期的缩影,其隐射的是一众民族工业在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搞研发、学营销、做品牌的成长之路。
王家卫导演的《繁花》落幕收官,属于中国时尚的繁花一路怒放。故事中的各大品牌已经在现实中接棒,上海滩的“传奇”留存下来的不仅是那些意气风发的瞬间,更是在波谲云诡的商业世界中,对新时代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选择和重塑。
在饱满的时代情绪、城市和个人命运交织的背后,一幅时尚产业的“清明上河图”被隐藏其中。借《繁花》,我们系统梳理中国当代时尚产业的多个历史关键节点和里程碑阶段。
而所谓“三来一补”,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赫赫有名的太平手袋厂,就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和所有产品的外销,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和劳动力,这样的模式下,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使国内经济快速崛起。
剧中的“外滩27号”外贸局的丝绸科、服装科、纺织科、针织科、家纺科,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而五个科室所构成的,博乐体育其实就是今天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业务。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出口国,纺织服装业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90年代初开始,“投资”这架马车拉动经济一路狂飙,在93年达到巅峰,而这期间产生的不可遏制的内需虚浮,只能在95年后由“外贸”带动新的增长。随着发展愈发成熟,90年代中后期,外贸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框架。同时,为顺应国有企业改制的需求,“下岗潮”催生“个体户” ,大量私营外贸企业登上舞台。
今天,中国外贸展现的强劲韧性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主引擎,“双循环”战略依然倚重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外贸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而纺织服装行业,尤甚——外贸行业在经历30多年种种变幻发展至今,回头看去,一路繁花。
剧中,三羊牌开业时的情景让今天的观众看到了三十年前的上海专柜——除了雅戈尔衬衫和雪豹皮衣,还有奥康皮鞋、天牌皮鞋、杉杉西服等品牌。其实,几乎所有中国当代时尚品牌经历大浪淘沙至今健存的,都经历过那个“专柜时代”。
“三羊”容易被直观联想到广告词是“羊羊羊”的恒源祥,但从情节背后的企业发展历程来看,更似雅戈尔。1990年成立的雅戈尔,当年也为开辟上海市场而派销售团队从宁波赶到上海,与商场建立联系。次年,第一批雅戈尔服装就进驻了南京路的华联商厦、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时装公司,徐家汇的第六百货商店,四川路的第七百货商店等。
专柜模式的成熟,为时尚企业打开了零售通路,也使“中国品牌”有了酝酿的底气。
1989年,浙江雪豹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彤,跟随他的舅舅、雪豹创始人曹浩强进军上海市场,“一开始,我们的产品贴牌卖,很快成为上海友谊商店、华侨商店、锦江饭店等高档商场的抢手货,后来我们决定自己搞品牌。”到了1993年,金陵中路以雪豹为起点,成为上海皮草一条街,与长城风衣、梅花腕表、皮尔·卡丹西装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单品。
但不是进入了高档商场的专柜,就能成为品牌。剧中“三羊”的经销权争夺时期,展示出了渠道也就是专柜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而当产品进入商场,“范总”的焦虑和“宝总”的淡定之间,所呈现的就是品牌的底气——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有足够引爆市场的营销,三者缺一不可。
伴随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大量预算被投入到明星代言等市场营销活动中,市场进入了“比嗓门”的广告为王阶段。雅戈尔在 1998 年上市同年签约费翔,并听取新世界百货男装部经理的建议,“想要提高雅戈尔衬衫的知名度,不如联合做一场营销活动”,于是“烧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在那样的启蒙时代,做品牌有一套“速成法则”。投放央视广告+通过“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品牌”的认证,就可以成为人尽皆知的品牌。据《中国营销25年(1979-2003)》书记载,1991年确实“是企业不惜重金公开征集广告语最多的一年,也是明星、名人踏入广告界最多的一年,名人促销大战最为激烈。”称霸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晋江系”,从安踏到特步、鸿星尔克、361°,无一不曾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三羊”T 恤衫对标的法国品牌梦特娇,在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如梦特娇这样的品牌,对中国本土品牌和时尚消费市场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但这种影响真正快速渗透到市场端,还是在90年代。
1983年,中国有了《商标法》,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开始注册商标。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诞生,要追溯到90年代初期。也就是《繁花》所聚焦的那个时期——国际美妆品牌雅诗兰黛于1993年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立首个专柜;马伊琍所饰演的玲子在剧中身穿三宅一生褶皱系列,也诞生于1993年,通过首批富人带入国内市场,增添中国时尚风格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大潮下商业社会愈加繁荣,中国市场的商品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早早进入中国市场深耕的国际品牌。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下,于“三来一补”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要与国际品牌在同一片激烈市场竞争,唯有学习和合作,在新竞合关系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盛誉中的《繁花》,表层是饮食男女的悲欢离合,实则是商业世界的暗流涌动。而在商业部分,上半程是个人成长和资产规模随着时代一起改变的产业发展,后半程则是证券化,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
在中国当代时尚商业发展史中,不乏如宝总这样从一个灵感和想法开始,盘活工厂流水线和柜台零售端,借力时代热点和人文情怀,打造商业传奇的故事。而当这样的实业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更大的价值回报和社会效应。
比如从杉杉西服开始,“新宁波帮”的代表人物郑永刚,早在1996年就将杉杉股份做上市,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股”。而作为最早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握在手的服装企业掌门人,郑永刚后来投资锂电池材料业务,也在10年前全面超过了服装。但同时,依然在中国多个城市投资地块建造杉杉奥特莱斯,以商业地产增强时尚板块的硬实力和商业闭环的产业布局。
时代交锋,时尚大亨思辨。在现实和戏剧的冲突和融合中,活跃在今天中国时尚产业版图上的企业主,在“后繁花时代”走上了不同的路径,最终成了“繁花启示录”的“主角”。
本土时尚品牌在90年代的成功或许只是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好时代,零售环境的变化为中国服装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当供给端足够充足后,面对激烈的竞争, 本土时尚大亨又该如何跟上新时代?
近日,美特斯邦威公司董事长胡佳佳宣布卸任,“反向传位”,创始人回归,美邦的颓势依旧没有触底反弹,反而更加岌岌可危。其实美邦的自救方式尝试了很多,但错就错在每一步棋都是对应时期的低效之举。无论是加盟制度对于电商时代的拖累,还是消费者对于传统明星大代言模式的不买单,亦或是定位为快时尚品牌却无法满足产品更新速度和品质等问题,都将美邦推向了由盛而衰的生命周期。
《繁花》大结局时,爷叔跟宝总说“凡事退后一步”。而现实是,越是不确定的环境,越要提前多想一步。时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要靠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经济新常态下,时尚产业应该思考如何进行结构化改革,以全方位布局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和稳定性。
还是雅戈尔,作为国内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曾大举投资扩张到新能源、房地产、金融等业务,博乐体育并远超主业服装业务的营收,甚至被频频被诟病不务正业。而就在去年底,其毅然宣布回归初心。据公告称,已完成公司名称的变更,“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且表示,“公司已确立建设世界级时尚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未来将进一步聚焦时尚主业”。
领军性企业势必有着过人的胆识与谋略。无论是投资还是房地产,都面临着大起大落之势。相比之下,服装业基盘稳健、增量可观,为雅戈尔回归主业奠定了更具确定性的基调。
从彼时民生环境生长起来的本土企业,随着时代演变、产业竞争、和消费升级,在现代商业环境下通过资本重组和业务整合,构建出更为庞大的商业体系和竞争单位,也是目前时尚产业佼佼者们“思变”的缩影。
经济发展循环往复,有发展和高峰,就必然有萧条和衰退。这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全球经济共振的必然结果,关键在于如何破局。
从经济快速腾飞的黄金时代,到同质化竞争激烈、增长焦虑弥漫的存量时代,不会先飞的只能沦为这个时代的“笨鸟”。有人失意,有人得意,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做到一定量级的本土时尚产业的方法论若能变成一块块石头,让更多的前赴后继者摸着自己过去,未来中国时尚产业依旧会开满繁花。
作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