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长春冰雪节开张 全邦级冰雪大旨乐土迎客

发布时间:2023-12-14    来源:网络

  中新网长春12月12日电 (记者郭佳)第27届长春冰雪节12日晚在长春冰雪新天地拉开帷幕。本届长春冰雪节活动将持续到2024年3月,其间将举办10项主体活动和140余项系列活动。

第27届长春冰雪节开张 全邦级冰雪大旨乐土迎客(图1)

  长春冰雪新天地占地156万平方米,冰雪总用量73.8万立方米,建设冰雪建筑120组。本届长春冰雪节期间,这里设立了30项体验娱乐项目、500余场次演艺活动,各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由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团队主导设计的“雪容融”巨型雕塑是一大亮点,其运用“数字科技+国潮IP+时尚元素”及夜游灯光设计营造现场氛围,使科技、文化、艺术完美融合。

第27届长春冰雪节开张 全邦级冰雪大旨乐土迎客(图2)

  1260米的“空中千米雪漂流”是长春冰雪新天地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下滑时寒风扑面,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连眉毛、睫毛都会挂上冰霜。工作人员说,每天有数千人体验该项目。

  “真是太刺激了,完全超过想象。”来自越南的阮氏芳在体验过这个项目后说,这是在越南完全体验不到的,雪花、冰花飞到脸上的感觉非常美妙,感觉自己全程都在尖叫,非常开心。

  22岁的阮氏芳目前在吉林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她最大的梦想是回国办一家旅行社。“希望可以带领更多的越南游客到这里(长春)感受冰雪文化,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今年,长春四大滑雪场雪道增至53条,日最大接待量可达1.7万人次。本届长春冰雪节期间,还将举办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2024长春冰雪短道汽车拉力赛等冰雪赛事活动。

  长春是中国老牌冰雪旅游城市,早在1998年就创办了冰雪节,成为海内外游客感受寒地文化的热门目的地。这些年,长春不仅将白雪变成了“白银”,更因节庆活动推动了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完)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疗法可以控制哮喘重症。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博乐体育颗粒归仓。博乐体育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美国两个科研团队在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分别刊文称,他们首次让单个的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科学家已实现多个光量子比特超纠缠态的实验制备,让单个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有望为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带来新启发。

  “我将以当选院士为新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倍加珍惜院士荣誉称号。过去三年,李殿中组织包括中国科学院7家研究机构在内的40余家行业单位和优势力量,成功突破高端轴承“卡脖子”技术难题。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区域,智能电子导盲犬“小西”便会缓缓启动,为视障人士带路;打开一些地图类App,选择无障碍模式,界面就会显示出沿途无障碍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和通过无障碍电梯上天桥的提示……一大批“黑科技”命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痛点,帮助他们开启无障碍生活。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清华大学获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已完工,具备实验条件。首批来自清华大学、博乐体育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作者:小编

【返回列表】